Buddhist Verses & Silent Readings For Reflection (静思语) - Part 6

viethai

Arch-Supremacy Member
Joined
Sep 18, 2018
Messages
21,869
Reaction score
31,833
天天舒心,出門順心,路上小心,
遇事耐心,做事細心,交友留心。

不懂珍惜,給你金山也不會快樂,
不懂寬容,再多朋友也終將離去。

不懂感恩,再優秀也難以成功。
不懂行動,再聰明也難以圓夢。

不懂合作,再拼搏也難以大成。
不懂積累,再賺錢也難以大富。

不懂滿足,再富有也不幸福。
不懂養生,再治療也難以長壽。

待人誠心,回家開心,夜裡安心,
煥然一心~對自己有信心,
天天讓自己把幸福裝滿滿。

用一秒鐘~忘記煩惱,
用一分鐘~想想快樂,
用一小時~與喜歡的人度過,
用一輩子~關懷最愛的那個。

請健康平安為我們開路,
一路上好運正在前頭等著我們。

用一秒鐘~忘記煩惱,用一分鐘~想想快樂,
用一小時~與喜歡的人度過,
用一輩子~關懷最愛的那個人。
 

viethai

Arch-Supremacy Member
Joined
Sep 18, 2018
Messages
21,869
Reaction score
31,833
《你有危險的時候,持咒就有了妙用》

宣化上人:

我現在講一個公案:以前有一個人,誦持〈大悲咒〉大約有十二年。

在這十二年中,他沒得到什麼好處,〈大悲咒〉也沒送飯給他吃,也沒做件衣服給他穿;可是他還是相信〈大悲咒〉,照常念〈大悲咒〉。一天念一百零八遍,是最少的;多呢,就念很多。

有一次,他去旅行。在中國,有一些地方有黑店。什麼叫黑店?這種店,就好像土匪似的。土匪是到外邊去殺人、搶劫;黑店是在家裏等著。

等你來到他店里住下,他看見你身上有錢,或者帶著金銀財寶,是有錢的客商,就把你招呼到一個很好的小房間。可是房間有他自己可以出入的門,他可隨時進來,隨時出去。他預備你住到店里後,給你吃一點麻醉的藥品,你晚上就睡不醒;或者他晚間就把你殺了,得到所有的錢財。

這個人住在黑店,但是不喝酒。因為他信佛,所以酒里放的迷魂藥,他沒有喝,晚上就很清醒,沒像死豬睡得什麼都不知道。

睡到半夜,聽見有人進到他房間,一看!這個人拿著一把刀,很耀眼,他嚇得不敢動,心想:“這個人拿著刀,一定要來殺我!”

正在這時,外邊就有人叫門。要殺人的這個人,一聽有人叫門,就不敢殺人,把刀放到一邊,問道:“是誰啊?誰叫門啊?Who are you ?(你是誰?)Who?(誰?)”

外邊人說:“我啊!我姓豆,叫豆輸朋。我有一個朋友,叫某某,在你店里住著,明天早晨,你告訴他到我那兒吃早飯。”

開店的一看,外邊叫門的那個人穿的衣服,是警察的樣子。這警察知道他想殺的這個人的名字,這個人是警察的朋友,警察來請這個人明天去吃飯,所以他晚間也不敢殺這個住店的人。

第二天一早起來,告訴住店的人說:“你有一個朋友叫豆輸朋,昨天晚間來對我講,請你今天到他家里去吃早飯。昨天晚間很晚,他特別來的;因為你睡著了,他就不叫你。”

這個人一聽“豆輸朋”,啊!〈大悲咒〉里有一個“豆輸朋”,他就明白了,說:“是的!我有這麼一個朋友,我們兩個約定,等一等我到他家里去吃飯。”

所以你不要以為念〈大悲咒〉沒有什麼用,你有危險的時候,〈大悲咒〉就有了妙用,就會現出來;但是你現在沒有危險,也不需要〈大悲咒〉來保護你。所以你只管念,不要管它對你吃飯、穿衣服,有沒有什麼幫助。

-轉載
 

viethai

Arch-Supremacy Member
Joined
Sep 18, 2018
Messages
21,869
Reaction score
31,833
無意間踩死小蟲怎麼辦?文殊菩薩告訴你:每天早晨起來先念這首偈子!
夢參老和尚

無意間踩死了小蟲怎麼辦?文殊菩薩告訴我們每天早晨起來先念這首偈子

夏天到了,草木生長繁茂,螻蟲螞蟻繁多,這對持不殺生戒的佛弟子們造成了不小的困擾,因為在戶外有時候無意間可能就會誤傷或踩死一隻蟲蟻。雖然屬於無心之過,但終令人於心不忍。

其實在《華嚴經》中,文殊菩薩就告訴了我們,每天早晨起來先念一首偈子,這個問題就能夠解決了。

從朝寅旦直至暮
一切眾生自回護
若於足下喪其形
願汝即時生淨土

唵逸帝律尼莎訶

這個偈頌是一切諸佛的力量
我們無緣無故地傷害眾生、殺眾生,你不知道。舉個例子說,我們早晨出來走路,你不知道你腳下踩死那個小蟲子,你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命。

這告訴我們,假使你早晨一開始走路,你要念一個偈子:

從朝寅旦直至暮,一切眾生自回護,
若於足下喪其形,願汝即時生淨土。,

念念觀想把這些眾生都送到極樂世界去。因為你不知道傷了沒有傷,你早晨先念這個偈子,完了下床穿鞋走路。假使說把它誤傷踩死了,把它送到極樂世界去了,願汝即時生淨土。

你有這個力量嗎?不是你的力量,這個偈頌是一切諸佛的力量,你念這個偈頌,借一切諸佛菩薩的力量,表示你念念地利益眾生,念念地不傷害眾生,因為你這一念就感到諸佛菩薩的加持力。

這個偈子是《華嚴經》文殊菩薩說的淨行品,文殊菩薩告訴我們,你早晨一起來,一穿鞋要出去的時候,你千萬要注意,你先把這個咒念一念,這個經上就是咒,從早晨一直到晚上,到你上床不走路為止。

從朝寅旦直至暮,一切眾生自回護,
若於足下喪其形,願汝即時生淨土”。

這既是“願”又是“行”。“淨行”就是“大願”,文殊菩薩大願一共有一百四十個,你都能念一念,直至成佛。

善財童子參完了彌勒菩薩,彌勒菩薩讓祂再參文殊菩薩,文殊菩薩讓祂念這個,文殊菩薩才讓祂去參普賢菩薩,所以“占察善惡業報”裡頭有很多是《華嚴經》的偈頌。

為什麼弘一法師把《占察善惡業報經》認為是大乘,不是小乘,不是一般認為算命、批八字、打卦,那就絕對錯誤的,這跟那個不同。這叫心法,心地法門,善用其心。
 

waterbright

Senior Member
Joined
Apr 20, 2018
Messages
2,164
Reaction score
11,516
“When you see someone who has fallen on hard times, overwhelmed with hard times, you should conclude: ‘We, too, have experienced just this sort of thing in the course of that long, long time.’… When you see someone who is happy & well provided in life, you should conclude:

‘We, too, have experienced just this sort of thing in the course of that long, long time.’” — SN 15:11, 12
 

plaingrain

Member
Joined
Aug 23, 2025
Messages
215
Reaction score
438

Hey I like this shifu leh! It's nice to hear a bhante teaching the dhamma in Bahasa Melayu/Indonesia, it's a refreshing change from the Thai language I'm used to hearing.

I saw this other clip in the same Instagram page, thought I'll share it too. Thanks for the introduction, I'm very happy tonight to just hear this brief talk!

 

viethai

Arch-Supremacy Member
Joined
Sep 18, 2018
Messages
21,869
Reaction score
31,833
【慈眼視眾生】星雲法師
你和人相處,用什麼樣的眼光看人呢?

有的人用懷疑的眼光看人;有的人用妒恨的眼光看人;有的人用藐視的眼光看人;有的人用成見的眼光看人。

社會上,有的人說「慧眼識英雄」;世間上的英雄很少,有慧眼的人也不多,真正能做到菩薩低眉「慈眼視眾生」,就算不錯了。

韓愈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伯樂的慧眼,也就是愛人、助人的慈眼。

父母用慈眼在看著兒女的成長;師長用慈眼在看著學生的進步;長者親人用慈眼在看著子孫的光耀門楣;國家社會用慈眼在看著全民的健全有為。

好的社區鄰里之間,用慈眼互相幫忙;好的機關團體裡面,用慈眼彼此互相提攜友愛。

人的一雙眼睛是肉眼,假如給人一點關注,給人一些尊重,那就是「慈眼視眾生」了。

眾生當中,有卵生、胎生、溼生、化生。在各類的眾生當中,就拿胎生的人類來說:有的人小氣,慳吝不捨;有的人閉塞,庸俗不堪;有的人狡猾,玩世不恭;有的人虛假,表裡不一。

儘管千百萬種不一樣的眾生,吾人應以慈眼來看他,總能促進彼此之間的和諧,增進彼此之間的互動。假如人人都能用「慈眼視眾生」的話,則世界的和平,種族的和諧,有厚望焉!

非常遺憾的是,世間人有時不用慈眼看人,而用覬覦的眼光看別人的財產;用無情的眼光對他人幸災樂禍。有的人用「看壞不看好」的眼光看人;有的用「看假不看真」的眼光看人。一雙美麗的眼睛,變成是刀、是劍,多麼的可惜呢?

《普門品》說:「觀世音菩薩遊諸十方國土,以慈眼視眾生。」所以觀世音菩薩慈悲的形象,能在每個人的家庭客廳裡,被高高的供奉著。「慈眼」是多麼令人嚮往啊!

在我身旁的人群裡,吾人希望他們用什麼樣的眼光來看我呢?

我們都希望我的朋友能用慈眼來看我;希望我的家人能用慈眼來看我;希望我的尊長能用慈眼來看我;希望我的鄉親能用慈眼來看我。但是,聰明的大家,我們以什麼樣的眼光去看人呢?

摘自《迷悟之間》第二冊 p.107
 

viethai

Arch-Supremacy Member
Joined
Sep 18, 2018
Messages
21,869
Reaction score
31,833
࿐人要學會轉念࿐

人活一輩子,
不怕路難走,就怕心難安。

很多時候,真正把我們困住的,
不是環境,不是命運,
而是我們心裡放不下的「執念」。

一個執念,可以讓人反覆痛苦;
一個轉念,卻能讓人柳暗花明。
命運的分水嶺,常常就藏在「轉念」這一刻。

同一件事,念頭不同,命運不同
有人遇到挫折,馬上怨天尤人:「為什麼老是我倒楣?」
有人遇到挫折,卻心想:「這是在磨練我,讓我更堅強。」

同樣的遭遇,心態不同,
一個陷在苦裡出不來,
一個卻越挫越勇,越走越順。

人生就是這樣,
你怎麼想,就會走向什麼樣的路。

轉念,就是轉運
很多煩惱,並不是事情太大,
而是我們太執著。

別人一句話,翻來覆去想半天;
一件小事,揪著不放,氣得自己胸悶;
本來可以一笑而過,卻偏偏鑽牛角尖。

心不放過自己,日子就過得沉重。

當你學會轉念,
「算了,這件事過去就好」;
「吃點虧,是我在修福」;
「他那樣對我,是他修養不夠」;
你會發現,原本沉重的心,立刻變輕。
輕的人,運氣才會越來越好。

會轉念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轉念,不是懦弱,不是逃避,
而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和提升。

因為你知道:
與其執著不放,讓心陷在苦裡,
不如換個角度,把傷變成成長,把痛化成覺悟。

人生沒有完美,
有的只是不断地轉彎和調整。
你能轉彎,命運就不會把你逼到絕境;
你能轉念,生命就能隨時翻盤。

轉念,就是修心
修心不是念經多少遍,
也不是閉關多久,
而是從日常的小事裡,
把「怨念」化為「感恩」,
把「不甘」換成「歷練」,
把「執著」放成「隨緣」。

當你會轉念,你的心量就大了,
心量一大,命運的格局就變了。

請記住:
轉念一秒,命運一新。
人最大的自由,不是外在的選擇,
而是內心能隨時轉動。

會轉念的人,不會被情緒困死,
不會被過去綁住,
不會被環境壓垮。

他們就像會游泳的人,
無論落入哪個池子,都能浮起來。

所以啊,
人要學會轉念。
這不是退讓,而是智慧;
不是認輸,而是轉運。
 

viethai

Arch-Supremacy Member
Joined
Sep 18, 2018
Messages
21,869
Reaction score
31,833
淨空法師:你會念佛嗎?
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的功德不可思議,前面統統講過。要會念,說老實話,修淨土的人多,會念這句佛號的人不多,為什麼?

他沒有把他的妄想分別執著念掉,他沒有把他自私自利念掉,他沒有把名聞利養念掉,他沒有把貪瞋痴慢念掉,就不會念,他不會。

會念的人怎麼樣?就像宗門大德所說的,「不怕念起,就怕覺遲」。淨宗提起佛號就是覺,我眼見色動了貪心,阿彌陀佛,歸到彌陀,貪心就沒有了。

第一念不怕,就怕那個念念相續你就造罪,第二句就是阿彌陀佛,這叫會念。

用這一句佛號,把所有的惡念打掉,把所有的雜念打掉,把所有不需要、不相干的念頭統統掃得乾乾淨淨,這叫會念。

那個念法,大聲念、小聲念、快念、慢念、什麼聲調,那個不相干,沒有關係。

關係是你真的把你的惡念、雜念念掉,那叫正念;念了一輩子佛,雜念都沒有斷掉,叫不會念,白念了。念佛也變成一種妄想,你說冤不冤枉?

 

viethai

Arch-Supremacy Member
Joined
Sep 18, 2018
Messages
21,869
Reaction score
31,833
財富只是一個數字 賺錢也需要福報
聖嚴法師

一切向錢看,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通病,一種不健康的風氣。每個人都要體認到:錢並不能代表自己的快樂、幸福、安全、健康或人格。財富多少只是一個數字,是虛幻的安全感;人真正需要的安全感,並不一定能由金錢中得到,比如:幸福、快樂、真愛、敬重。

如果把人生重要的目標,定位在追求“一億人生”,那就好象是在賽狗跑道上,追逐那只電動的兔子,它永遠跑得比賽狗快,賽狗再怎麼努力,終會發現兔子是永遠追不上的目標,除非這場比賽停止。

但我們想想:就算賽狗真的追上了那只電動兔子,又會如何呢?那是一隻假的兔子,又不能吃,追上了又怎麼樣呢?

人們追逐龐大的財富,追逐存款簿上的天文數字,就像賽狗追那只電動假兔一樣好笑。你拼命工作、拼命投資、拼命理財,也許達到幾百萬或者幾千萬元,幸運的,或者真的有了“一億人生”,但是這樣的人有多少呢?他們真的都很快樂嗎?

我年輕的時候有個好朋友,他天天看丘永漢的經營、理財的書。他興致勃勃地告訴我:只要門道抓對,就可以真的賺大錢。“你做和尚,我來賺錢,未來我支助你建道場。弘法利生,包在我身上。”他這樣告訴我。

現在,四十年過去了,我已經是個老僧,他也是個年近八十的老漢了。但是,丘永漢仍然是有錢的經營家,我的朋友卻仍然沒有成為富豪,理了大半輩子的財,仍然只夠養家活口。

我最近問他:“你賺多少錢啦?”他說:“錢找人容易,人找錢困難。錢滾錢容易,手賺錢很難。”萬事起頭難,你得先有機會,或者先有很多錢,才能夠錢生錢、錢滾錢。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人有福報,你是不是有能力賺錢,還得有相對的資源來配合;如果沒有,財神爺在你門口走過,你也只能幹瞪眼。與其立志賺一億,不如發願:盡一生心力,奉獻社會,救苦救難。這樣的願望,是有錢、沒錢都能達成的,而且包管你快樂又幸福。

我並不是說,錢不重要,而是人要認清什麼是人生真正重要的,不要花了一生的時間,其實只在追逐一隻無關緊要的電動假兔子而已。財富多少只是一個數字,是虛幻的安全感;人真正需要的安全感,並不一定能由金錢中得到。
 

heymee

Arch-Supremacy Member
Joined
Jul 14, 2014
Messages
11,433
Reaction score
15,037
af627e5f66e075cb6ed3b10475900468.jpg
 

waterbright

Senior Member
Joined
Apr 20, 2018
Messages
2,164
Reaction score
11,516
“A being who has not been your mother at one time in the past is not easy to find.… A being who has not been your father… your brother… your sister… your son… your daughter at one time in the past is not easy to find.

“Why is that? From an inconceivable beginning comes transmigration. A beginning point is not evident, though beings hindered by ignorance and fettered by craving are transmigrating & wandering on. Long have you thus experienced stress, experienced pain, experienced loss, swelling the cemeteries—enough to become disenchanted with all fabrications, enough to become dispassionate, enough to be released.” — SN 15:14–19
 

plaingrain

Member
Joined
Aug 23, 2025
Messages
215
Reaction score
438


Heading down to Changi Airport in a few hours' time to catch a flight to Frankfurt. In the meantime am wide awake thanks to some Nescafe, so am checking out short Buddhist video clips. I particularly enjoy this simple teaching by Ajahn Brahm on contentment and nibbana. May we be content with few wants, and learn to count our blessings for what we have instead of what we lack.

🙏 Sadhu sadhu sadhu
Lionel
 
Important Forum Advisory Note
This forum is moderated by volunteer moderators who will react only to members' feedback on posts. Moderators are not employees or representatives of HWZ. Forum members and moderator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ir own posts.

Please refer to our Community Guidelines and Standards, Terms of Service and Member T&Cs for more information.
Top